2017/03/16

跟隨媽祖徒步遶境進香準備事項的建議與經驗心得分享

2017年白沙屯媽祖停駕鎮瀾宮
【前言】
這篇本來是要寫給要參加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的新手入門攻略,在行前準備東西時當作注意事項參考用的,因為在寫這篇文章時網路上有關白沙屯媽祖進香的心得分享和大甲媽祖進香遶境的經驗分享的文章相比實在少很多,寫到後來想一想,其實裝備或是該注意的事項也都差不多,就一起和大家分享吧,這篇文章也會隨時更新內容,不論如何,重點還是要量力而為啦,重量能少就少,不然走到最後多一根稻草都會嫌重...簡單地說,進香遶境時不論是心理還是物質,會讓你煩心或是擔心牽掛的東西,越少越好,也就是罣礙越少越好。煩惱的東西少,帶的東西自然就會少,就越有機會欣賞沿路的風情。不然整路會變成修行練體力喔~

與宗教有關的事物及注意事項,就不在這篇的介紹內了,因為這一切都和「心」有關,和體力及能力無關,這是您和媽祖之間的事,我插不上手。有些習俗規矩只是管理的手段,入境隨俗不要造成別人的困擾就好。我只能用我的經驗幫你更順利完成這段旅程,省去一些不必要的折騰而已。

網路上有很多參考的資料,每個人狀況、需求都不一樣,請衡量自身的狀況斟酌是否要準備,我每年準備的裝備都大同小異,差別只差在因應當時的氣候,有所增減,少數是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把舊裝備升級,可以再看看每年寫的出發前準備事項,裡面也有當時行程、路線的安排規劃。您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況調整,但重點還是量力而為,重量能少就少。出發前一定要把體力訓練好,超商能買到的東西就千萬不要多帶。其他的食衣住行育樂問題就參考我每年的記錄吧。再提醒一次,東西只帶確實會用到的就好,別妄想要全部都帶,多帶的只是變成訓練體能而已~若無法取捨,最簡單的判斷標準就是「沒有它,會影響健康或往後的行程嗎?」

大甲媽祖、白沙屯媽祖的進香方式差異很大,請不要看錯

【大甲媽祖】
若是準備參加大甲媽祖進香的朋友,進香日期會在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公布,不必事先報名,行程路線的規劃很重要,由於我的目標只是很單純大甲<->新港,沒有特殊目的。並沒有要到每一間宮廟報到蓋章,也沒有請進香旗,所以我們通常不會去逛小巷子,都是以大路為主,不見得會是進香遶境路線,所以要每間廟都要走到蓋章的人可能要注意一下時程和路線的規劃,以免被我誤導而漏掉。這類的朋友更需要體力和休息,請慎重規劃行程,除非您是超人或有交通工具,請盡量比鑾轎提早半天或一天的行程,千萬不要有想一路都跟著鑾轎走的想法,你會沒有休息時間,而且一旦落後就要有一切靠自己的準備。所以寧可先抵達等待也不要長途跟著走,不然快樂的旅行就會變成修行,您可以參考底下我每年的出發前準備行程攻略再來想想您要怎麼走。

【白沙屯媽祖】
打算參加白沙屯媽祖進香的朋友,進香日期會在尾牙(農曆十二月十五)公布,建議事先報名(尾牙擇日後會公告報名起始日期)但也可以不用,只是少部分物資的發放會認臂章。跟大甲媽祖相反,您就不用費心規劃行程了,因為沒有行程,認真跟著白沙屯媽祖走就對了。你只能知道出發時間、到北港日期,回宮日期前一天會在通霄慈后宮駐駕,除非要趕路或是特殊因素否則原則上就是從天未亮上班走到晚餐前下班,中途休息時間不一定,午餐時會長一點,如此而已,但是去北港的主要路線大致上就那幾條,通常媽祖會繞小路探視朋友或辦事但最後還是會回歸主線,可以估算一下自己的體能是否能負荷,除非前方沒岔路否則不要超前鑾轎太多,越超前脫隊的機率越高,通常建議不要超過頭旗比較保險,第一次參加建議避免急行軍去程的時候,可以走一段路(通霄火車站)試試看,以免造成他人負擔或身體受傷。還有「白沙屯GPS」這個APP一定要裝,除了可以追蹤神轎位置外,上面還有直播可以看,有問題也可以在上面留言請求協助,也會有人在上面公布駐駕地點附近有哪些停供住宿的地方。

去程通常都會比回程辛苦緊湊一些,所以時間不多又想要快樂輕鬆版本的可以選擇參加回鑾,尤其是大甲媽祖,去程時都是素食,回鑾時開放葷食,所以食物選擇會比去程時更多,若是素食的朋友要先詢問一下食物葷素。

第一次參加的建議先參加大甲媽祖進香遶境,原因很簡單,大甲媽祖就像自助旅行一樣行程全由自己安排,可以依據自己體能調整行程路線,沿途可協助的資源也比較多,隨時都可以加入或離開,也不用一定要走完全程或報名,自由度很高。

不論白沙屯媽祖還是大甲媽祖都有進香旗,但不建議一開始就請進香旗,進香旗代表著一生與媽祖的承諾,除非您家裡有地方能妥善安放這支旗子,不能隨便亂放(要正放在乾淨處,不可以放抽屜或亂丟)。白沙屯媽祖的信徒自稱為香燈腳,進香期間都常會把進香旗寄放在廟方,廟方會有專車載送,回鑾入宮後領回,進香時不會隨身攜帶。大甲媽祖信徒則是進香途中隨身攜帶,並且會在去程時在各廟宇過爐及繫平安符,祝壽大典後會封旗收好,整個回程進香旗都是捲起來收好的狀態到家才打開,象徵把福氣帶回家。

這是一個走起來哀哀叫、但是隔年又會自動來報到的活動,人生需要一點點衝動、一點點改變,一點點自虐,而且是一年只有一次的活動,錯過就只能等明年,等你嘗試後你就會後悔為何沒有早幾年...現在的你為何還在遲疑呢? 改變~你會變得不一樣!

大甲鎮瀾宮白沙屯拱天宮

**************【言歸正傳】****************

準備物品時的不變原則就是行李盡量簡化,因為一路上的行李只能自己背,非必需品少帶再少帶、簡約再簡約,最好一物能多用,這不是負重比賽,不要帶著家當到處跑,除非您後面有個保母車跟著..總之,就是簡約陪著媽祖旅行啦,從心靈的簡約到行李的簡約,也就是一開始說的罣礙越少越好,用感恩的心情慢慢體驗我們台灣的鄉土風情,同樣是旅行用走的真的不一樣。

要帶的重要東西大致分為 穿戴的、防曬的、防雨的、晚上用的、充電的。


【背包或推車】


背包和推車各有優缺點,端看您的選擇與身體狀況是否能負荷,身體狀況好的建議使用背包,機動力比較高比較方便,但非常耗費體力,體能狀況不好或是有病痛的,尤其是肩膀、腰部不好的人,建議使用推車可以節省很多體力,但缺點就是行動力受限,不能在人群中衝鋒陷陣,容易絆倒附近的人,要上樓或是階梯都不方便。

若是決定要用背包,挑個適當大小,耐重耐磨的就好,重量輕的背包為宜,不要找太專業的那種登山露營大背包,很重,你會被累死,最好能在45L以下就好,因為根據經驗,不論多大的包大家最後總是會有辦法塞滿它,建議挑有負重減壓系統的背包,然後準備完東西後試背個2小時不覺得累才算過關,總重量不要超過8KG為宜,不然就再想辦法簡化東西或改用推車。醫師建議不要超過體重的20%,不然易造成膝蓋、腰部傷害。

通常在旅程的第2~3天你就會開始對背包的重量特別有感,一根稻草都會覺得很重的那種「有感」。

白沙屯媽祖報名時可以選擇報有遊覽車的,行李放車上好過自己背,有需要可以上車拿,大甲媽祖可以考慮推車(但品質一定要好,不然還沒走到就先解體),千萬不要推沒加強過的菜籃車和行李箱,他們禁不起長途的折磨會解體~挑選重點就是重量輕、輪子要大、可以用推的更好。


這台是2018年在特力屋看到的推車,非常輕又耐重、輪子又大,還可以摺疊,很理想,一路上被詢問度很高,回家後阿母當買菜車使用也讚不絕口,重點是它的車架材質是鋁真的很輕,不同於其他鐵管的推車,必要時還可以提著就走,缺點就是在人群中不方便以及拉著走久了,手會酸。現在這種類型的購物車/菜籃車在購物網站上一大堆。

有一種輪子是三輪可爬樓梯的,不建議用在進香路上。

若有改裝需求,以下的經驗可以給您參考 兩輪購物車手拉車改裝經驗分享

有些人會用寵物車、嬰兒車、露營車也是不錯,缺點就是很笨重以及占空間,在搭車時會不方便。

附註:參加白沙屯媽祖不建議帶著拖車,因為大家都群聚在一起,除非你是參加「海放組」(看不到神轎車尾燈的),不然你的車會一路一直和別人的腳結緣(通常不會是善緣)。

最好可以準掛鉤和有耳朵的塑膠袋或是小購物袋,可以掛一些沿路好心人發送的補給品,袋子裡最好留點可以擺的食物,以免不小心斷糧,沿路大多是糯米或玉米類的食物,不要吃太多,會不好消化。


這種小號的復古阿嬤味的購物袋(茄芷袋),方便又耐用,後來都變成我的標配了

【衣物】


輕薄透氣快乾的衣物為主(運動衣褲也不錯),不要穿牛仔褲!! 或是覺得材質硬硬的會磨皮膚的都不適合,棉製的吸汗但不快乾,不適合需要清洗晾乾的場合。
今年(2020)發現很多類似洞洞裝的彈性褲子,透氣不透肉、非常涼爽,很適合熱天。因為要防曬和放手機,衣服都是偏好找有領子和口袋的POLO衫,且材質都是非棉製的。
無論男女建議還是以寬鬆有彈性的長褲為主,避免穿裙子或短褲。

春天天氣多變化,氣象局都無法掌握,盡量準備可以多件視天候一件一件往上加的洋蔥式穿法的搭配,中南部溫差很大,熱起來會昏倒,冷起來會要人命,所以記得至少要有一件連帽的薄外套,天氣冷帽子戴起來還可以禦寒。

因為白沙屯媽祖路線不固定,衣服都要自己帶著,可以清洗很快乾的就能少帶點衣服,記得帶個衣架或是曬衣繩、衣夾供晾乾衣服用,通常準備2套換洗衣物再多一件褲子就夠了,有些人是2件衣服輪流穿,褲子都是同一件,端看個人忍受程度。內衣褲不適合公開曬的,可以考慮用棉質免洗褲。

大甲媽祖可以在出發前先查好路線,用便利商店取貨的方式,把衣服先寄到預計要休息點附近的超商,就不用自己揹著走了,換下來的衣服也會有小黑貓(通常會在預計駐駕的點附近)免費幫您寄回家喔(小黑貓免費服務2018年已停止),我在走大甲媽祖時都習慣把乾淨衣服先寄到超商,領衣服時再把換下來的髒衣服寄回家(記得要用密封袋包好,不然會很臭)。

不論要跟哪一位女神去旅行,都不建議把衣服帶好帶滿!! 很重,但是我還是會想辦法在參加儀式時身上穿的是乾淨衣服。

【鞋子】


慢跑鞋或健行鞋之類鞋底柔軟、輕又透氣佳的鞋為主,建議不要穿登山鞋,因為登山鞋踩的都是泥土地,鞋底較硬,進香的路線都是柏油路,穿登山鞋走在馬路上久了腳會抗議的!雖然也有人覺得登山鞋很好穿,但我還是覺得健行鞋才是王道。健行鞋、運動鞋、慢跑鞋各家標準都不一樣,要自己試過才知道,反正挑選重點就是鞋底柔軟、輕又透氣佳,若嫌棄鞋底太薄的可以再加一層好一點的鞋墊。

穿著不透氣的鞋(通常會標榜防水)長時間走路也是因為熱氣累積而容易會起水泡,所以休息時記得要脫鞋讓腳透氣。水泡的成因是因為皮膚不斷地被摩擦所造成的,通常是因為腳部散發的熱氣或是水氣造成磨擦力變大讓襪子或鞋子更緊貼著皮膚所造成的,所以常看到前輩們會在休息時脫下鞋襪透透氣,甚至有人拿著冰塊冰敷,或著穿拖鞋走...這都是因為這些措施可以加速散熱減少水氣的產生。

不要穿新鞋至少也要穿一陣子,買的時候穿上襪子後大概腳伸進鞋子最前方後面還有1指寬就好,若不是寬楦的鞋就再視情形大一點,總之不要太合腳,因為走久了腳會脹,剛好合腳的鞋容易摩擦起水泡,鞋帶末端一定要拉緊,走路時腳才不易滑動磨出水泡。來看看專業的怎麼說.....不是要把鞋帶整隻腳綁很緊喔,而是腳踝處能固定讓腳不會在鞋內滑來滑去即可,鞋帶綁太緊也是會出事的,腳背部分的鞋帶可以放鬆一點,以免走久腳漲容易會起水泡。
若是腳跟有摩擦的感覺,最好貼一塊藥布或是透氣膠帶保護腳跟的皮膚,避免長水泡。要記住長水泡後請不要直接把藥布黏在上面,撕下時會連皮撕掉,會痛~痛~痛~很多天~~


還需要帶一雙拖鞋,雨天或者休息時可換穿。
透氣柔軟鞋底的鞋若能搭配一雙有彈性的鞋墊再加上防水功能那就更完美了,可惜透氣佳的鞋一定不能防水。

【襪子】


毛巾底厚底的無痕運動襪或五指襪,普通襪子就反穿這樣才不會被線頭磨破腳。襪子、鞋子若不夠厚、不柔軟的話,走長途腳底容易很痛,所以有人會多加鞋墊、多穿一雙襪子替代。厚一點的襪子也可以填補鞋子和腳之間的空隙,讓你行走時不會一直和鞋子摩擦。

還有要注意襪子高度一定要高過鞋子,不然會磨腳喔。不要小看襪子,在長時間高密集度運動,它會是決定腳會不會起水泡的關鍵,容易起水泡的人,可以試試先穿一層絲襪再穿襪子。

【帽子、毛巾、頭巾】





最好是路跑那種長毛巾,擦汗、遮陽還有臨時遮掩口鼻過濾空氣用,因為媽祖神轎一路都會有熱情的鞭炮相迎,沒跟媽祖走過你不會知道放鞭炮可以放到多誇張,掛脖子或腰間擦汗都很方便,有機會洗澡時也可使用。我只準備一條長毛巾,白天擦汗晚上洗澡都是它。

大多數人會建議戴斗笠,我喜歡戴旁邊有布或是帽緣很大可以遮住脖子的遮陽帽,不重可以隨便塞還可以遮脖子防曬,但有布的帽子缺點就是風大時會被吹起來就達不到防曬效果,風小時就會擋風覺得悶熱,所以現在喜歡帽緣很大的帽子。

脖子和臉很難防曬,不注意就會曬傷,所以我都是戴子結合頭巾功能的帽子,還可以折疊收藏也是不錯


遮成這樣會不會曬黑? 很遺憾~在太陽下長時間行走絕對會黑~ 但不會曬傷

袖套或長袖薄衣】


擋太陽用的,不然天氣好時會曬傷,心情會不美麗,千萬不要小看中南部的太陽,有太陽出來一定要做好防曬,若有長袖衣服就不用了。
建議使用袖套比較方便,天熱時還可以跟發飲料的攤位索取冰水直接打濕散熱。

【口罩】




媽祖所經之處必放很多鞭炮,晚上借宿廟裡也是煙霧繚繞,空氣品質很差,為了保護你的肺不會和廟裡神像一樣被燻黑,就要有個能過濾PM2.5等級的口罩,普通醫療口罩或常見的活性碳口罩其實沒多大用處,但也不要選N95來害自己無法呼吸。口罩必須每天更換。最好的方式還是遠離煙多炮多的地方,不要久留。


耳機或耳塞】


放炮時或在廟裡休息時塞著可以阻絕噪音(廟裡會廣播放音樂、擊鼓、還有大家的打呼聲...),處在80分貝以上的環境30分鐘聽力細胞就會受損,而且無法再生修復,為了聽力著想,在媽祖神轎附近記得一定要塞個耳塞。鞭炮音量大約130分貝,距離5公尺仍還有100分貝,所以一定要戴耳塞。

聽音樂的耳道式耳機(塞耳朵內)很方便,塞著能隔絕大部分炮聲,但還可以讓你聽到路上車子的聲音,很方便還可以順便聽聽音樂。

晚上休息時你也會懷念耳塞,所以這部份絕對不能忘。

【睡袋、地墊】


晚上會住哪? 運氣好廟裡面、不然就是民宅騎樓,自己挑個能擋風遮雨的地方,所以最好有個小睡袋,不然就把能穿的衣服全穿上吧才不會著涼,睡袋不需要羽絨的但最好找收藏起來不會很大很重的,天冷時可以去便利商店要紙箱紙板墊在地上,非常有用喔!

若不講究的,紙板、報紙鋪一鋪,衣服多穿幾件就睡了,可以少帶個睡袋,地墊也可以用雨衣取代,但天氣冷時,還是建議這兩樣不要省。


現在有很多露營用的充氣墊和枕頭,很輕收藏時體積又小,可以考慮看看。

【帳篷】--選配



2022因為疫情關係,買了帳篷,用了以後真是後悔為何不早點買,因為不用再趕路搶休息的位置了,時間運用上突然寬廣了許多。
帳篷選購盡量還是以輕薄短小為主,當然價錢也會提高不少,不管哪種要注意不要買到登高山用的,四周都沒有透氣的開口,在南部的平地會燜死人滴。有些有分內外帳,內帳是紗網很像蚊帳,外帳是一整塊布,天熱時可以用內帳就好,這樣比較方便。

有些便宜的帳篷,比較重體積比較大之外,縫線的部分也較差容易漏水,要注意,不過若在不會淋到雨的場合又不是用背著走的,倒是可以考慮。

小腰包


因為要貼身24HR帶著,最好是有防水功能的,不然一旦走路後你的汗水熱氣會滲入到包包內,裡面的東西會濕掉,路上拿到的壓轎金就可以擺在裡面。
進香期間帶貴重物品是給自己找麻煩,路上基本上吃喝不用愁,媽祖婆會幫您張羅,隨身帶著健保卡、有錢的悠遊卡(最好帶有自動儲值功能的二合一悠遊信用卡,可以搭火車、公車、買東西)、還有一點零錢以備不時之需,這樣就好了,貴重物品就只有這包。記住,路上有缺東西時便利超商是您補給的好朋友,這時候悠遊卡就很好用了。
這樣臨時就可以把背包丟著,帶著這個腰包去覓食或辦事就好,因為內裝重要物品,所以要連洗澡也要帶著喔(除非你有可以信任的同伴可以幫你看管)。

跟隨大甲媽祖進香基本上因行程固定沿路都有信徒招待吃喝,除了買伴手禮外其實不太需要花到錢..白沙屯媽祖因為行蹤飄忽不定,有時候大家會來不及張羅,則要自行準備一下沿路的伙食費或住宿費以備不時之需。

若是打算在沿路廟宇捐些香油錢的,也要想好零錢要怎麼放。

現在很多銀行ATM都有搭配手機APP提供無卡提款功能,可以善用這個功能!缺錢時直接找ATM搭配手機就可以領錢了,這樣就可不用帶大錢出門,也不用擔心提款卡被偷或愁旅費不夠用了。

【藥品】


防曬乳、痠痛藥膏例如擦勞滅(我發現擦了還可以防蚊)、普拿疼、腸胃藥OK蹦、含抗生素的創傷藥膏等。

近年天氣炎熱,我會帶袖套、頭巾(遮臉)、甚至手套,這樣就不用防曬乳了,而且防曬乳油油悶悶的,還要定時補擦,天氣熱滿身大汗的情形下你不會喜歡的。但是不管怎麼遮除非像搶匪一樣只剩眼睛露出來,否則曬黑是不可避免的,但可避免曬傷

處理水泡用品,因為路上有專業的醫療團志工會幫您處理這個問題,也可以考慮不用帶。
酸痛貼布貼幾個小時就好,太久皮膚容易過敏起疹子癢不停。比較常看到的貼法是貼腳底板,這是為了減少皮膚的摩擦,可以避免長水泡。
請切記
長水泡後請
不要把藥布直接貼在水泡上面,
不要把藥布直接貼在水泡上面,
不要把藥布直接貼在水泡上面,
撕下時會連皮撕掉,會痛~痛~痛~很多天~~

一旦長了水泡,請千萬要小心照顧不要再讓它繼續摩擦破皮,不然會很痛+容易感染

還有我發現 含中藥味道的痠痛貼布和西藥的痠痛藥膏不可以混著用,例如前一天貼藥布、今天改抹藥膏,這樣只要一個晚上就會過敏了,所以現在我都不敢隨便亂拿貼布來貼,每年行李中也會多一項過敏止癢藥膏。

平時有鍛鍊的話,痠痛藥膏其實也可以免了,在行走期間也會出很多汗和熱氣,痠痛藥布其實貼不太住,也很容易起汗疹,會癢到抓破皮,建議還是長時間休息時再貼(記住不要貼太久),出發後就撕掉。

凡士林可以改善皮膚摩擦問題,我拿來和拖鞋搭配使用。
途中若不小心感冒,請盡速找診所就醫,讓專業的來比較好,不要自己買藥吃。(所以健保卡不能忘記帶!)

【衛生紙、塑膠袋及盥洗用具】


衛生紙的用途應該不用解釋,不用太大包,用完了去超商補貨就好
塑膠袋拿來裝髒衣服或吃不完的食物
牙刷牙膏刮鬍刀..帶旅行用的就好
假如你能找到沐浴車,通常車上有沐浴乳,建議帶小香皂,洗完澡還可以用來洗衣服,不過沐浴車水源有限,通常會禁止在裡面洗頭、洗衣服,尤其是長頭髮洗頭是被禁止的。為了方便通常出發前我會先去理髮。

LED警示燈、手電筒、電源延長線、多充電孔的充電器、行動電源、手機


現代人不能沒有手機,所以電源插座有如綠洲是珍貴資源,有插座的地方必定聚集一堆人,常常會不夠用,這時候派延長線插座出馬就能拯救很多人的手機,只要不影響先找到插座充電的人,你會比較容易有電可用。
行動電源我會找舊的、堪用的、不見也不會心痛的,因為行動電源終究有離開你身邊充電的時候,手機我會直接掛脖子上以免失蹤,所以衣服我偏好有口袋的衣服。
LED警示燈天黑時提醒後方車輛用,走夜路一定要準備,運氣好路上也會有善心人士提供。
手電筒過西螺後就知道...鄉間小路常常沒路燈,也可以用手機的閃燈充當手電筒,但費電,不建議長時間使用,有照明需求時我是使用USB LED燈,往行動電源上一插即可。

***********【雨天用品】**************

「大道公風,媽祖婆雨」,所以進香期間遇到下雨一點也不稀奇,沒遇到才奇怪,所以要跟隨多天的一定要準備好雨天用品,下雨天很討厭,鞋子必濕,鞋子一濕問題就來,千萬不要穿著濕襪子濕鞋子走路,容易起水泡喔~
穿著雨衣久了,身上的衣服也會濕,遇到陣雨,穿穿脫脫也很麻煩。拿雨傘又少一隻手去拿熱情信徒硬塞給你的美食(沒錯,是硬塞,夠熱情吧),而且雨傘在人群中很容易戳到別人,強烈不建議使用,所以雨天非常煩惱...

雨天千萬不要穿著濕襪子走路,非常容易起水泡

因為濕襪子緊貼著皮膚,摩擦力增加,走路時腳部皮膚更容易被摩擦起水泡。
穿著不透氣的鞋子也是一樣的道理,走路時大量的熱氣、水氣悶在鞋子裡容易起水泡,所以使用鞋套時也要常常透氣一下

目前我的雨天方案就是 雨衣+雨褲+拖鞋+凡士林
非必要不要用雨傘
非必要不要用雨傘
非必要不要用雨傘

【雨衣】


只要是雨衣,鐵定會影響透氣度,即使你買頂級GORE-TEX材質的雨衣,遇到走路,結局都是一樣。
這種斗篷披風雨衣適合沒有背包的人使用,不會像輕便雨衣或是騎機車用的雨衣走久了熱氣會悶著,結果外面下雨裡面也好不到哪去,而且進香期間幾乎都是陣雨,一陣一陣的下,普通雨衣穿脫不方便,這種雨衣要穿時就直接像披風一樣披著,連背包都可以包覆著很方便,沒下雨懶得收就可以當超人圍個披風,很通風,也可以擋風,睡覺休息時也可以墊在地上,但我買到的材質很薄,雖然能防雨,但你會有濕濕的感覺,厚的又比較重,看在輕薄方便的份上,我還可以接受啦!! 反正下雨天到處都是濕的。

斗篷雨衣的缺點就是雨大時前方開口處會無法防護和比較短,褲子容易濕,所以大雨時我會搭配雨褲。但是若是有背包的人建議買這種樣式的雨衣,前開式後面又有背包空間,搭配背包很好用!


塑膠袋鞋套


鞋子濕了怎麼辦?
五金雜貨行有一種只是一層塑膠套的拋棄式塑膠鞋套(靴子形狀的塑膠套),不要很天真地以為穿在鞋子外面會防水,這樣穿沒幾步路就磨壞了,但是,當你鞋子濕時非常好用。
當鞋子濕了又不想穿拖鞋走路時,就先換上乾襪子後,套上塑膠袋再穿進鞋子裡,走路就不容易因為濕襪子起水泡,同時自己的腳就是一台人肉烘鞋機,只要不下雨走一走鞋子很快就乾了喔,但是走起路來會有滑的感覺。
千萬不要光腳就套上,會有濕氣,然後水泡就會上門了

鞋套還沒找到耐用又好用的...但要買的話先挑鞋底厚的就對了


這種雨鞋套不錯,但是薄底的不耐走,一定要選比鞋子大一點的SIZE以及厚鞋底的...不要拿騎車用的鞋套來走路,很快就進垃圾桶了。
這種類似的鞋套試過好幾種,缺點就像穿雨衣一樣走久了也是會悶著濕氣,休息時要打開透氣一下,不然久了鞋子還是會被濕氣弄濕,還有雨衣或是雨褲長度一定要蓋過鞋套才不會進水。

【拖鞋】


鞋子濕了或是休息洗澡時穿,但雨天穿著濕拖鞋走路很容易卡到路邊的小砂石,走起來很不舒服,有時還會起水泡,所以一路上穿著拖鞋走路的人,我都非常佩服。但目前除了換拖鞋外還沒想到甚麼可以防止鞋子濕的有效方法!

這雙拖鞋是目前大家評價很高的母子鱷魚拖鞋,有氣墊的夾腳拖,不少人穿著跑馬拉松,雨天還是建議在可能磨擦的地方抹一點凡士林,這個方法讓我在雨天順利跟著白沙屯媽祖沒起水泡,這是目前我的雨天唯一解決方案。但是還是覺得平時盡量避免穿拖鞋。


【手套、禦寒衣物、暖暖包】


你若怕冷的話,走在寒冷或下雨的路上,你會需要它們,但通常媽祖進香的日期都很熱...暖暖包另一個用途是可以拿來烘乾濕鞋子...暖暖包放口袋裡比拿在手上還熱,但不要長時間貼著皮膚,雖然溫度不高但還是會燙傷。

心態調整-這個很重要】



不論您是來還願的、許願的、走健康的、湊熱鬧的、糊里糊塗被拉來的...不論何種原因來陪媽祖這一趟,大家都是有緣。但請記得我們這麼大群人的經過已經影響了當地居民的作息,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被打擾,請盡可能減少對當地民眾的打擾,讓彼此結個善緣。

善心人提供的物資也都是辛苦的血汗錢換來的,若拿在手裡請不要浪費,尤其是食物,拿到的一定把它吃完,用不到的請把機會留給有需要的人。應該沒有人希望自己的付出被糟蹋。在你眼中無用的東西說不定是另一個人的寶貝。

路上的一切都是隨緣,遇到有人幫忙是福氣,請好好珍惜,也要會分享!把愛傳出去
沒人幫忙就靠自己,天經地義,這是實力的展現,也是修行!
不要強人所難,沒有人虧欠我們、也沒有義務一定要滿足我們的需求。
想要物質的享受、尊貴的服務請自己花錢參加旅行團想辦法。

是因為媽祖,我們才能有沿路的幫助,而不是因為我有需要,人家就一定要幫我。不信的話,同一條路,你在非進香期間自己走走看...善心人看在媽祖的面子幫助我們,同樣的,我們也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給媽祖做好面子,因為我們一切的錯都會被記在媽祖頭上,而不是我們。
就像大甲媽祖每次經過彰化都會有信徒因搶轎而打架,結果大家就對大甲媽祖有不好的印象,網路上倒楣被罵的都是大甲媽祖,打架鬧事的從來都沒被挖出來批判過。事情過後大家只會記得大甲媽祖進香都會有人打架...。


尤其是住宿方面,滿意就留下來,除非主人家主動否則不要再增加主人家的負擔,不滿意也請謝謝主人家的好意再離開。又不是有償的住宿,看到很多人挑三揀四,對主人家要求這要求那,甚至嫌棄人家提供的東西,走了以後又未將物品復原或是留下一堆垃圾給主人家打掃,這都是不對的。不可以把人家的善心當作是對自己的義務。

套句前輩們說的話,「歡喜受、甘願行」媽祖沒有強迫任何人參加,都是自己要來的。不滿意可以不接受但不能強迫別人要接受你的想法給你幫助,這樣的行為和強盜一樣。

起馬後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期間就是進入了神的領域,此時前輩們會要求注意自己言行,要慎言、不說謊、不與人爭執、不嘻笑、不怒罵。這些主要就是要調整自己的心態,請拋開自己的身段還有身分,大家都是平等的,入境隨俗,隨地坐、隨便吃、就地躺平,不要有太多偶像包袱,擺脫平常的習慣、忘掉煩人瑣事,安心享受無負擔的幾天吧,這樣在與神同行的路上才能體會更深層的意義。

總之,一切隨緣、隨喜,還有量力而為,剩下的上天自有安排。

************************************************

【其他叮嚀】


1.腳很重要、腳很重要、腳很重要,要好好對待強尼(左腳)和威爾森(右腳),休息時盡量讓腳出來透風以及做一下伸展操,路很長,要定期休息,該休息就要休息不要太勉強,鞋帶一定要綁好,水泡太早跑出來後面路很難走。

2.假如平常沒運動習慣,出發前至少半個月一定要特訓一下,至少要到有點喘的速度練到可以每次持續走2小時,小腿肌肉不夠強壯的話,長時間的走路容易出現腳底筋膜炎的狀況。每年過完元宵節就可以準備了,鍛鍊體力順便消耗一下過年累積的熱量。

3.若實在走不動了,請上車休息吧,總比後面的路沒辦法走好多了,千萬不逞強! 不要被沿途的阿公阿罵誤導,讓你產生他們都可以走,我也可以的錯覺,他們大多數人都是搭車族的,真的很會走的人讓你遇到的機會不多。

4.學幾招伸展操(小腿、大腿肌肉),休息時做一下有助恢復疲勞,動作不要跟著人家亂做,伸展不到正確的肌群也沒用,走平路通常用到的是小腿後側肌肉和跑步不一樣。

5.不論白沙屯媽祖、大甲媽祖現在都有GPS可追蹤,手機一定要事先安裝好APP。

6.挑一個可靠有默契的夥伴一起走會比較有照應,但人多時容易走散,要事先約定好聯絡方式或集合地點,不然會真的散了! 人家都是撿到錢,我們常撿到和伙伴走失落單的人。而且這類的人又常會不知不覺和我們又走散了...

7.路上若認出我們,記得打個招呼吧 ^_^,一起聊天交換經驗最快樂了

***********************************************


這是這篇文章的文字雲,最常提到的就是「可以」、「不要」、「媽祖」,「水泡」、「鞋子」、「休息」好像也不少次,您看到我要表達的重點了嗎?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