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帶著阿母跟著社區志工去大甲的社區參訪,在下午時分大家閒閒沒地方去的時候,就想到不如去鎮瀾宮拜拜吧,一到廟門口就見到這樣的陣仗,神轎又被請出來了,彷彿又要出門了,這是怎麼回事? 問了一下工作人員,原來是分靈出去某宮廟的媽祖要來回娘家了,所以大甲媽祖準備要去迎接,就在拜拜完打算離去找美食的時候,聽到廣播說「等一下要倰轎腳的人請到大馬路去等~」 原來,現在也可以倰轎腳喔?!這真是個可遇不可求的好機會,阿母膝蓋不好,沒辦法走遠路也沒辦法蹲下,不可能跟我去遶境,也沒體驗過倰轎腳,這次神轎主動出擊,這樣的機會怎能錯過!! 於是,我們就出現在排隊的人群中,一度阿母還以膝蓋沒法跪下為理由準備落跑,我跟她說膝蓋彎不下去那就趴著也行,硬是把她留著。開玩笑,放棄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再遇到要等何時啊,你又不是住在廟旁邊...就這樣阿母體驗了百聞不如一見的倰轎腳,大家第一次的反應都一樣,等鑾轎走後被人叫起來時阿母才發覺 蛤~轎子已經過了喔?! 怎麼沒感覺? (啊~你是要被轎子壓嗎?)也許這是廟旁住戶的日常,但對我們而言這體驗很興奮,也很感恩,感謝媽祖對阿母的照顧~~ <小知識時間> 順便說一下關於分靈的事好了,我沒超能力也看不到無形的事情,我只能根據找到的資料中挑出我認為最合理的解釋:在我們傳統民俗信仰中「分靈」並不是「分身」而是另一個靈體。每間廟就像學校一樣,會聚集著相同特質的靈共同修行,有些是主神的兵將有些也許是師徒關係,就像師傅帶著徒弟一樣,當這間廟香火興盛了,信徒想要再新塑一尊神尊祭拜或協助辦事(大媽、二媽、三媽)或是分香火去另一個地方供奉時,就會派已經出師的靈或經過神明認可的靈過去擔任,因此,有了祖廟與分靈廟之間的關係,也才有後續進香刈火活動的緣由。 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大家都是媽祖廟,但是每間的媽祖個性卻都不一樣,所以雖然天下媽祖都源自於湄洲,但可能並不是每一尊都是最早的那位林默(暱稱「默娘」)。拿土地公為例子或許大家更能理解,到處都有土地公但您不會認為各處的土地公都是同一位吧? 但是佛教中的佛、菩薩等修為更高級的靈,或許就會有能力真的分出千百萬個分身來渡化眾生。 湄洲祖廟的開基二媽本尊現存於鹿港天后宮(舊祖宮),據說是祖廟當初最原始的六尊中唯一倖存的最早媽祖,是由施琅請來台灣。本來也會請回湄洲交流,但清末時期有次差點被湄洲祖廟以古文物為由扣留後就再仿刻一尊進香媽...
【前言】 這篇本來是要寫給要參加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的新手入門攻略,在行前準備東西時當作注意事項參考用的,因為在寫這篇文章時網路上有關白沙屯媽祖進香的心得分享和大甲媽祖進香遶境的經驗分享的文章相比實在少很多,寫到後來想一想,其實裝備或是該注意的事項也都差不多,就一起和大家分享吧,這篇文章也會隨時更新內容,不論如何,重點還是要量力而為啦,重量能少就少,不然走到最後多一根稻草都會嫌重...簡單地說,進香遶境時不論是心理還是物質,會讓你煩心或是擔心牽掛的東西,越少越好,也就是罣礙越少越好。煩惱的東西少,帶的東西自然就會少,就越有機會欣賞沿路的風情。不然整路會變成修行練體力喔~ 與宗教有關的事物及注意事項,就不在這篇的介紹內 了,因為這一切都和「心」有關,和體力及能力無關,這是您和媽祖之間的事,我插不上手。有些習俗規矩只是管理的手段,入境隨俗不要造成別人的困擾就好。我只能用我的經驗幫你更順利完成這段旅程,省去一些不必要的折騰而已。 網路上有很多參考的資料,每個人狀況、需求都不一樣,請衡量自身的狀況斟酌是否要準備,我每年準備的裝備都大同小異,差別只差在因應當時的氣候,有所增減,少數是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把舊裝備升級,可以再看看每年寫的出發前準備事項,裡面也有當時行程、路線的安排規劃。您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況調整,但重點還是量力而為,重量能少就少。出發前一定要把體力訓練好,超商能買到的東西就千萬不要多帶。其他的食衣住行育樂問題就參考我每年的記錄吧。再提醒一次, 東西只帶確實會用到的就好 ,別妄想要全部都帶 ,多帶的只是變成訓練體能而已 ~若無法取捨,最簡單的判斷標準就是「沒有它,會影響健康或往後的行程嗎?」 大甲媽祖、白沙屯媽祖的進香方式差異很大,請不要看錯 【大甲媽祖】 若是準備參加大甲媽祖進香的朋友,進香日期會在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公布,不必事先報名,行程路線的規劃很重要,由於我的目標只是很單純大甲<->新港,沒有特殊目的。並沒有要到每一間宮廟報到蓋章,也沒有請進香旗,所以我們通常不會去逛小巷子,都是以大路為主,不見得會是進香遶境路線,所以要每間廟都要走到蓋章的人可能要注意一下時程和路線的規劃,以免被我誤導而漏掉。這類的朋友更需要體力和休息,請慎重規劃行程,除非您是超人或有交通工具,請盡量比鑾...